“不是捞女你为什么会破防?”
近期,牛媒数据捕捉到某国产游戏登上牛媒热搜。
6月19日,由导演胡耀辉执导、前方工作室开发和发行的互动影游《捞女游戏》上线Steam平台后迅速引发全网热议。该游戏因涉嫌煽动性别对立、污名化女性而备受争议,上线首日导演的B站账号即被封禁。
尽管发售前默默无闻,但这款真人互动影像游戏在上线第三日便冲上Steam国区热销榜榜首,全球热销榜第四,甚至力压首次打折的热门游戏《黑神话:悟空》。
有国内媒体批评称,游戏标题中的“捞女”一词充满恶意,是对全体女性的无差别攻击。然而,韩国“新男性力量”组织却赞点称:佩服中国男性的创意!
事实上,Steam平台上已有类似题材如“渣男模拟器”“海王模拟器”等游戏却未引发争议。
此外,部分已通关玩家反映,游戏实际传递的态度是主张消弭性别对立、相信真爱,与外界争议的焦点存在差异。
“冒犯的艺术”
6月19日,《捞女游戏》正式登陆Steam平台,首日便迅速冲上微博热搜,在知乎、虎扑等平台引发网友热烈讨论。
截至目前,该游戏在Steam上已收获7000余条评价,好评率高达96%,并成功登顶销量榜。然而,上线次日,该游戏导演在各大社交媒体的账号相继被封禁。
极目新闻发文直指《捞女游戏》污名化女性、挑起性别对立的内容问题,随后游戏紧急将Steam平台上的名称更改为《情感反诈模拟器》。与此同时,游戏遭遇直播被封、游戏互助留言板被清空、官方群Q被停用等一系列风波。
而真正引发广泛不适的,正是游戏内置的留言互助板功能,其中充斥着大量“面对捞女”的心得体会,最终该留言板因不明原因被清空下线。
面对舆论压力,6月20日下午6点左右,《捞女游戏》项目组悄然将Steam游戏名称修改为《情感反诈模拟器》,试图规避“捞女”这一争议字眼。
尽管饱受女性玩家抨击,但《捞女游戏》在男性玩家占主导的Steam平台上却备受青睐,玩家们对其“社会价值”“情感共鸣”“内容深刻”等方面不吝赞美之词。
更有趣的是,该游戏还获得了韩国“新男性”组织的高度认可。
面对女网友的痛批与质疑,部分男玩家则反唇相讥,将《捞女游戏》针对“捞女”现象的解构和再创作,类比为杨笠在脱口秀中对“普信男”的“冒犯的艺术”,认为两者并无本质区别。
社会塑造了人
不少玩家反馈,《捞女游戏》并非刻意挑拨男女对立或制造情感欺诈,将付费行为扭曲成类似购买“赎罪券”的荒诞之举,而是深入且真切地探讨了当下社会思潮中的两性关系。
游戏对每个“捞女”的实际行为进行了批判,但并未将她们简单刻画为生而为恶的角色,而是保留了她们人性光辉的底色。
游戏中的“捞女”角色相当复杂,她们有的独立,有的强势,有的无奈,走上“捞女”这条路更像是社会与人生给予她们的一种可能性。她们抓住了这个机会,获得了金钱与权势,但心底仍憧憬着昔日真善美的自己,住着一个未曾长大的孩子。
这种自相矛盾的特点,恰恰揭示了《捞女游戏》真正批判的并非“捞女”个体,而是铸就“捞女”的社会环境。
如同读书观影,未通关游戏便无法获得完整体会,然而某些媒体却仅凭游戏标题就匆忙得出“煽动群体对立”的结论,实在令人惋惜。
而且,《捞女游戏》明确聚焦的是特定群体“捞女”,即那些以情感操控为手段、以金钱索取为目的的女性,并非泛指全体女性。若将揭露客观存在的诈骗行为视为污名化,那无异于将“反扒宣传”视为对小偷的污名化,这显然是荒唐的逻辑谬误。
那些举报的群体明显混淆了“揭露现象”与“攻击群体”的概念,她们的激烈反应,恰恰暴露了相关议题的敏感性。与其说是《捞女游戏》在污名化女性,不如说它触动了某些试图模糊“捞女”与“普通女性”边界的既得利益者,或是即将、有可能成为既得利益者的群体。
有“捞女”为何不能“防捞”?
近年来,“捞女”这一群体愈发堂而皇之地出现在公众视野中,她们以教女人如何找有钱男人、如何在有钱男人身上捞钱,以及小三如何上位成功等为“业务”。
今年4月,国家税务总局上海市税务局就发布了网络主播乐传曲(网名:曲曲大女人)涉嫌偷逃税款的消息,上海税务稽查部门依法对其做出了追缴税费款、加收滞纳金并处罚款共计758万元的处理处罚决定。
早在2023年底,“曲曲大女人”就被《中国妇女报》点名批评,该报指出这类大V自称是情感导师或心理咨询师,却打着“情感咨询”的幌子,教导女性在情感关系中向男性“借力”获取财富资源,洗脑缺乏判断力的粉丝以谋取暴利,这种行径不仅毒害人心、敛财牟利,还造成了恶劣影响。
公开资料显示,“曲曲大女人”的课程价格不菲,其最便宜的课程《金贵的关系》包含24节课,每节课30至40分钟,定价高达3580元,还号称能“帮你打通人场、情场、钱场的任督二脉”。此外,其一次连麦价格近千元,1V1咨询售价上万,“闺蜜圈”会员费更是高达19.98万元。
在这样的社会风气影响下,《捞女游戏》的出现似乎也有其“合情合理”之处。从某种程度上看,这款游戏确实起到了一定的警惕作用,尤其是对于那些感情经验空白或浅薄的老实男、宅男们来说,可谓功德无量。
需要明确的是,反“捞女”并非反对所有女性,厌女更是无稽之谈,毕竟母亲也是女性。《捞女游戏》的爆火,也从侧面反映出现代社会男女关系中出现了不信任危机。
红腾网配资-专业股票配资资讯网官网-股票配资服务中心-配资公司官网首页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